詐騙案件概況與趨勢
-
整體詐騙案件持續下降
根據警政署資料,自去年 8 月至今年 7 月,台灣每月受理詐騙案件數由超過 1.9 萬件降至約 1.5 萬件,平均每月減少約 350 件,降幅約 22.5% Yahoo奇摩新聞。
-
單週與單日財損驚人
在 2025 年 8 月 3 日至 9 日這週,詐騙案件受理數達 3,511 件,財損金額超過新台幣 17 億元,其中網購詐騙案數最多,假投資與假交友詐騙雖數量較少,卻造成最大財務損失 Newtalk新聞。
-
基隆 7 月破億財損
基隆市 7 月共受理 238 件詐騙案件,財損達 1 億 2,865 萬元。其中假投資詐騙佔據案件與財損最多;有案例中,一婦因臉書上的「保證獲利」廣告投入 103 萬元,後遭詐騙平台以繳稅為由無法提領 Yahoo奇摩新聞。
詐騙手法專題:高科技與加密金融犯罪
-
首例信用卡詐騙集團曝光
台中警方破獲台灣首起使用非法支付軟體的信用卡詐騙網絡。集團透過盜用卡片資訊與非法軟體「欺騙」讀卡機,三週內盜刷超過新台幣 2,000 萬元,購買奢侈品後再轉售 Taiwan News。
-
史上最大加密貨幣洗錢案—NT$23 億
涉案人偽造 CoinW 加密貨幣品牌,在全台開設 40 多家假投資門市與兌換機,誘騙超過 1,500 名民眾投入資金,詐騙及洗錢金額合計高達新台幣 23 億元,涉案人已被起訴,檢方力求重刑並追查非法所得 Coinpedia Fintech NewsCointelegraph。
-
BitShine 加密詐騙案
另一加密金融詐騙案件中,BitShine 平台涉嫌以虛假業績誘騙投資人,詐騙金額達美金 4,100 萬(約新台幣 12 億元),14 名嫌犯被控詐欺、洗錢與組織犯罪等罪名 AInvest。
高科技詐騙與社會防疫
-
AI 偽造警察、檢察官誘騙手法氾濫
刑事警察局指出,每日約有 530 件詐騙案件,單日財損高達 NT$2.75 億元。詐騙集團利用 AI 技術偽造警察或檢察官影像與聲音,製造「銀行帳戶被調查」的假象,誘使被害人轉帳或交出銀行卡,造成巨額損失 台北時報。
-
移工族群受騙卻難報案
非政府組織調查指出,約 30% 的移工曾遭遇詐騙,卻僅有三成向官方報案,原因包括語言障礙與缺乏多語言服務。呼籲政府擴增多語言反詐工具與資源 Focus Taiwan - CNA English News。
台灣打詐策略與長線布局
-
「打詐國家隊」公私協力模式
2024 年啟動的「打詐企業國家隊」,由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動識詐、防詐、阻詐等策略,深化全民防詐意識與舉報效能 维基百科。
-
地方警方破案力道強
比如嘉義縣警局配合「百斬計畫」成功逮捕詐騙車手、拆解交友詐騙與假買賣詐騙,並積極檢舉破案,成效顯著 维基百科。
詐騙趨勢一覽
項目 | 情況說明 |
---|---|
整體案件趨勢 | 逐月下降,但損失仍普遍高 |
高損失類型 | 假交友、假投資、加密詐騙最具破壞力 |
高科技詐騙方式 | AI、非法支付系統、加密場景頻頻出現 |
弱勢族群風險 | 移工因語言與資源障礙,較難求助 |
防詐策略 | 強化公私協力、防詐教育與地方破案力度 |